2015年贷款为什么这么难(下)

发布日期:2015-3-31 | 点击数:964次

五、商业银行转型困境。近日,包括工行在内的多家上市银行公布的年报显示,2014年的净利润增幅,基本都从两位数跌到了个位数。数据说明什么?那就是银行业的增长方式进入了一个新的行业周期,当下的中国银行业的三个困境: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贷款不良率上升和存贷款利差进一步收窄,造成银行利润的快速下滑,更可能出现系统性风险,不得不考虑转型。同时,也有一些银行利润两位数增长,比如平安银行就实现了30%以上的增长,主要来源于中间业务、创新产品和服务,以“贷贷平安卡”为例,产品一进入市场便成为热门信贷产品,快速占领市场,最牛逼的是这个产品不仅是贷款产品,他更是把客户绑定,三个月归本,随借随还,额度根据流水匹配,期限十年,直接把客户各种需求绑定。当然这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银行流水假戏真做、经营场所包装挂靠、不注重资产积累和经营状况。另外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的冲击已经来袭,从去年的余额宝拉高存款成本,存款搬家,到今年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银行(如前海微众银行)得到国家层面的明显支持,传统银行还牛逼哄哄的以为自己是垄断就错了,还坐在办公室牛逼哄哄等着贷款中介拿着单子求着你做就错了。你不做,别人替代你做,你做的不够好,别人替代你做得更好!

六、银行行长双重考核。银行行长的日子也不好过,经济下行压力、不良率和存贷差的收窄,利润率快速下降,既要面对业绩增量的业务压力,又要面对不良率飙升的风控压力。年底考核的达标与否,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收入,甚至可能还关系到行长的位子。银行每年的考核任务是要求增量,各项业务已经做得不错的支行反而比较吃亏,因为增长的空间很小,所以一些银行上半年拼命做下半年慢慢做。表面上恭恭敬敬,我们都知道业务团队抱怨我们压单子,风控团队抱怨我们野路子,两头都讨好难。除了上午到银行晃一下,稳定军心。下午一般都在喝茶,因为银行行长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维护政府关系,这比中小企业难多了。除了业务精通,规避银监局的检查,还要懂政治、懂人情,不仅要把外面的客户哄得团团转,还要摆平行里上上下下的关系,副行长们的拉帮结派,更要担心吊胆防范自家兄弟的互相残杀,家贼更难防。

七、风控经理有话要说。我们的职责有两点:规范审贷资料和检验和推断资料的真实性及合理性,防范风险是我们的第一责任。如果明显的风险漏洞或者资料问题,我们将承担第一责任,直接影响到我们的饭碗。我们并不是表面那样光鲜亮丽:第一,存在感。银行的核心部门是业务部门,也是最赚钱的部门,只有审批单子的时候才能体现我们的存在感,所以就算一笔单子没有问题,有些风控同事也会故意找一些问题,有些风控经理的心理是扭曲的。第二,利益点。我们的收入来源由固定工作加年终绩效构成,换句话说,业务团队做再多的业务与我们无关,但是出现了风险我们却要承担审批责任,不仅扣年终绩效,而且很多擦屁股的事情却是我们来做。第三,自我保护。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不良率攀升,我们部门逐渐成为最忙的部门,我们没有业务团队了解市场和客户,我们只有拿着总行给的审批文件作为唯一依据,文件说一就是一,拿不准的我让你信贷经理写情况说明和签字,总之就算出了风险可以规避自己的责任。今年的行情,我们是能推就推,能拖就拖,去年你们信贷经理拿过来的假资料你以为我不知道,比如银行流水、收入证明、贷款用途和什么非恶意逾期说明等等,我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今年不行,做得多我们没有好处,做得少风险必定就少。

八、信贷经理有话要说。信贷部门是银行的核心部门和赚钱部门,银行一般分为公司部和个贷部,分别负责不同的目标客户群体和信贷产品。对于一个牛逼的信贷经理而言,必须学会做两个事情:外部营销和内部营销。外部营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存量客户。主要包括自己的客户及老客户转介绍;2、中介客户。信贷经理与贷款中介互为唇齿关系,利益互补;3、同行客户。其他银行或者同行介绍过来的,人情往来。以上三个方面,不同的信贷经理差别非常大,比如一些信贷经理对业务流程不熟悉、缺乏思路和解决方案、经常弄丢客户资料、人品很多也有问题。内部营销比外部营销更有挑战性,牛逼的信贷经理做到一定程度,往往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内部营销上面,如何把行长们和风控们搞定,如何建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如何再往上爬一个台阶,变得比做业务更重要了。从去年开始,面对不良率的飙升,特别是后期很多进入银行的新人,不知所措了,很多信贷经理现在都忙着收债和跑法院,风控每天找自己,好不容易整理好一个客户的一大堆资料报上去又被拒了,这业务莫法做了,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于是,很多信贷经理,现在每天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把股票交易软件打开,客户的资料丢到一边,客户还等着放款呢?

本文来源:微信“成都金融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