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政府应为小微企业融资保驾护航

发布日期:2015-3-25 | 点击数:761次

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中报告指出,实行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拓宽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范围,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普遍存在,解决方法不能单纯依靠市场调节,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强化政府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扶持与引导。同时,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与相关中介机构和行政性收费较多有关,这也是市场机制无法解决的,需要各相关政府部门共同努力。”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在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当被问到应如何通过政策扶持与引导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时,杨子强表示,“强化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扶持与引导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努力、综合施策、综合治理。”
  “要加大对小微企业融资的财税奖补力度。”杨子强认为,虽然我国目前在很多地区都设立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与融资的财政补贴资金,但却存在使用分散、覆盖面窄、缺乏杠杆效应等问题。财政部门应整合各类小微企业财政奖补资金,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专项资金池,对小微企业融资实施财税奖励、风险补偿、财政贴息等措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杨子强指出,发达国家都比较重视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服务的加强,如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对小微企业提供政策性融资担保;欧盟设立欧盟与欧洲投资基金作为担保;日本设立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和各级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协会等。
  目前,我国政策性担保公司数量偏少,且担保对象多为大企业,对小微企业支持不足。各地政府应加快发展一批政府支持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机构、贷款担保基金等,促进完善银担合作机制,按照保本微利原则向小微企业提供担保服务,帮助小微企业解决担保难担保贵问题。
  “建立健全动产等抵质押登记体系,创新抵押担保方式是金融机构提高对小微企业贷款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缺乏统一的动产、知识产权等抵质押登记体系,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抵押担保存在产权价值评估难、变现难、多头抵押等问题。”杨子强建议,工商、科技等部门应建立统一的抵质押登记体系,提供价值评估、抵押登记、转让交易等配套服务,为金融机构创新对小微企业的抵押担保方式创造条件。
  杨子强强调,改进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方式也十分必要。银监等部门应引导和支持地方中小银行与小微企业建立新型主办银行制度。由银企双方完全在自由选择、自主决定的基础上按市场原则签订主办银行协议,由主办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并在全面掌握小微企业信息的基础上发放信用贷款。
  “当然,还需注意的是金融力度的差别化调控。人民银行应在差别存款准备金、合意贷款规划、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发行等方面,对支持小微企业力度大的机构实施倾斜,加强督查考核。”杨子强建议,应确保定向降准、再贷款释放资金全部用于小微企业。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戴蔚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