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山:明年央行将出台小贷管理条例

发布日期:2014-4-25 | 点击数:839次

                                                              来源:和讯银行  2014年04月23日
  4月23日,由中和农信主办的“微聚2014:公益小贷之出路”在北京举行。和讯网作为合作媒体对本次论坛进行全程图文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杜晓山发表演讲时表示,目前小贷机构发展的外部环境还存在一点问题,但是依然会有政策方面的保障,2008年23号文件已经出来了,有关小额信贷机构的管理文件,最晚不超过明年,估计今年就会出台相关管理条例,央行和财政部要在23号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总得来说,该政策的出台,对于小贷机构的发展将会有更加宽松。
  以下为嘉宾发言全文:
  杜晓山:对于小额信贷机构的外部环境,我们还是要分开来谈,外部环境好还是不好,从国内国外来说有三点:
  一是政策或福利性的小额信贷机构,就是有政策和福利长久的支持。
  二是今天发言的诸位基本属于公益性制度机构,它是针对穷人的以及传统银行不服务的弱势群体,但它能自负盈亏,追求商业化运作,但不是利润最大化,机构要自负盈亏,要有盈利,这是最少的要求。这是公益性制度机构。现在我们小额信贷注册资金7000多亿,贷款余额8000多亿,国家政策非常明确,基本上政策没有大的问题。
  三是现在有一点问题,但是有政策保证。2008年23号文件已经出来了,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要在23号文件基础上要出个管理意见,最晚不会超过明年,估计今年就会出,名字会出个正式的名字,总的来说政策会明晰和利好。
  今天发言的代表的是,(包括中和农信现在已经有100多家了),公益性制度机构,不会超过一百家,但也有几十家,就这样的规模,这部分政策会怎么样,我认为也可能会比现在好一点。,中和农信是特殊的,可以单独来讨论。其他类型的,包括已经转型为小贷公司的,或者NGO,包括美兴也是小额信贷、宁夏惠民也是,但即使是NGO也不控制我们发展,法律地位虽然不明确,但是它还是允许你发展,另外有可能会定义为公益性的。我的判断,社科院的几个点,除了给中和农信以外,人民银行他们还做了一个系统的调查,提出了具体的办法,但只是他们部门的意见,还没有上升到政策层面,如果这些办法能出台我认为也是个利好。
  总的来说,政策会不断宽松和支持,但不排除会有不利的地方。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看到明确的东西。外部环境实际上,就我的大判断,我现在讲公益性制度机构,我们先不谈银行的,就放在不吸储的这些,它目前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法律地位不明显,它没有合法的身份,只是个模糊的状态。
  二是融资的渠道和来源不清晰,而且很难系统性地、持续性地、制度性地、规范性地得到融资的预期,因此,很难做自己的计划和发展。即使你有很好的发展水平和良好的愿望也不可能做出明显的效果。中和农信另放一类,它是特殊的,我们也希望政府能支持中和农信一支持其他的小额信贷机构,但中和农信的法律地位仍然不明显,也需要政府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
  三是外部环境,既然你对商业性机构有支持,对福利性、政策性有支持,为什么不对公益性制度机构支持?因为他没有拿你政府长期的补贴,开始有点补贴,后来没有了,全靠自己的发展,而且那么艰苦,那么努力地为贫困地区群众服务,所以,这方面政府的支持,财税政策他们提到的也有一些问题,主要是财政初期的培训能力政策,这方面的支持能力提高,在方方面面给他们的支持是不够的。
  也可能这次调研社科院的项目以后有可能会对他们有触动,也可能会出台相应的东西,我们希望相应的东西对我们三种小贷都有很好、利好的消息,也可能会有,不管早晚。但从外部性来说,这几个问题如果能很好解决的话,再加上我们内部的努力,不光是现在的这些能发展,将来新成立的也会鼓励他们发展,这样公益性制度机构也会像另外两块越发展越大:
      公益性制度机构政府的政策很明确,财政部、人民银行、人社部、部委共青团也在做这个,一年贴息100亿人民币,更不要说担保了。我提的一个最简单的意见,中和农信拿到几个亿的批发基金,中和农信不算,那么其他机构拿出1个亿的批发基金,来支持小型、微型的公益性制度机构,就可以让他们生存下去,就接近和超过自负盈亏水平,总的来说还说得过去,至少把它保存下来,然后慢慢不断研究出台更好的利好政策,这样就发展起来了。所以,我觉得政策层面有很多事情是可以改进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