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多了20家小贷公司 佛山民资加快进军金融业步伐,小贷批复呈现井喷之势

发布日期:2013-7-9 | 点击数:1174次

来源:佛山日报 2013-7-9
  
  
佛山民间资本在经历多年对金融业的尝试和探索后,今年开始进入一个收获期。佛山日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佛山新批复了20家小额贷款公司,至此佛山拥有的小贷公司数目达到36家。其中,新成立的14家小贷公司都将落户佛山民间金融街。
据记者观察,小贷公司已经成为佛山民营企业进入金融市场的重要渠道。多家小贷公司的发起股东表示,国务院刚刚出台文件明确支持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未来希望省市落实相关的配套政策,鼓励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小贷公司能转型为社区银行或商业银行。
西樵2000多家中小微纺织企业多数没有自有土地和厂房,加上信息不对称,造成银行信贷的门槛很高,很难获得银行输血,而小贷公司的股东绝大多数都是纺织企业老板,互相知根知底,共同组成小贷公司将为全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融资平台。
除粤纺外,今年成立的小贷公司发起股东几乎全部来自本地的制造企业,行业分布在有色金属、不锈钢、陶瓷等众多领域。
数据显示, 仅去年全年,佛山15家小贷公司(含顺德)累计投放6351笔,达74.2亿元贷款。
现状
民间金融规模约1700亿元
7月7日,在西樵创新中心的圆形办公室,粤纺小额贷款公司召开成立后的首届股东大会。这家刚获批复不久的小贷公司的35名股东,依据规范的公司“三权”治理要求,共同投票产生了新一届董事会和监事会。
两家主发起人之一的广东蒙娜丽莎新型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张旗康当选为董事长。蒙娜丽莎为粤纺出资了4000万元,成为第一大股东,出资排名第二和第三的股东分别是佛山樵利化纤织造有限公司和佛山裕牌纺织公司。除这三家法人股东外,粤纺4.9亿元注册资本中,还包括了32家来自纺织企业个人股东的出资。
“我们希望搭建一个西樵纺织行业的互助平台,解决纺织企业存在的融资需求。”粤纺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贝兴荣解释粤纺成立的初衷说,西樵2000多家中小微纺织企业多数没有自有土地和厂房,加上信息不对称,造成银行信贷的门槛很高,很难获得银行输血,而小贷公司的股东绝大多数都是纺织企业老板,互相知根知底,共同组成小贷公司将为全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融资平台。
粤纺小贷只是今年佛山新批复成立的20家小贷公司之一。记者从佛山市金融局获悉,加上今年新批复的20家,佛山已拥有36家小贷公司。随着7月中旬佛山民间金融街的正式挂牌,其中新成立的14家小贷公司都将落户佛山民间金融街。
“佛山民间金融已成为以银行为代表的体制内金融之外的重要补充。”佛山市信用担保行业协会会长吴列进介绍,佛山民间金融机构大概有230亿元的资金规模,加上1000亿元左右的民间借贷和500亿元左右的企业间借贷,整个民间金融规模大约为1700亿元,几乎与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规模相当。
数据显示, 仅去年全年,佛山(含顺德)15家小贷公司,注册资本26.2亿元,全年累计投放6351笔,达74.2亿元贷款。截至今年5月,全市17家小贷公司注册资本为30.3亿元,累计投放2623笔,投放规模达40.04亿元。 
本地一位民间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表示,今年小贷批复的井喷之势,政府是重要的推手,“一方面佛山民间金融街批准成立,为佛山民间金融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此外,近年随着广东省金融高新区的创新突破,佛山已成为珠三角重点打造的金融产业区域中心。”
民企
进军小贷未来瞄准民营银行
今年小贷公司雨后春笋般的成立,背后是渴望进入金融行业的民间资本力量汹涌。张旗康坦言,在与粤纺接触之前,多家小贷公司均找上门,蒙娜丽莎也早有意愿试水金融业。根据佛山市对在民间金融街设立小贷公司的准入标准,有两个较高的门槛:注册资本金不少于2个亿,最多不能超过5个亿;必须有两家法人单位发起人,且过去三年税后利润不得少于投入小贷公司的50%。这样的门槛,对于众多中小纺织企业股东来说,显然较难达标。
用张旗康的话说,蒙娜丽莎最终与粤纺一拍即合,更看重的是同处在西樵镇的“知根知底”。“大家都在一个镇上,我们对西樵的纺织行业比较了解,他们也熟悉我们这个西樵镇的大块头。”此外,属于传统产业陶瓷行业的蒙娜丽莎,觉得相对陶瓷产业,纺织业是政府比较鼓励支持的行业,发展前景更好一些。所以“希望跨界出来做一些事,帮助那些以前融不到资的小纺织企业做大做强”。
记者了解到,除粤纺外,今年成立的小贷公司发起股东几乎全部来自本地的制造企业,行业分布在有色金属、不锈钢、陶瓷等众多领域。“多数企业组建小贷公司多是两种考虑:一是想为自己和上下游产业链的供应商、客户提供融资渠道,二是想借机进军金融业。”佛山小额贷款行业协会秘书长张思涛表示。
入主粤纺后,张旗康毫不掩饰对未来的“野心”。“国务院已发文支持民资进入金融业,这必然是一个方向。”他说,当粤纺从4.9亿元做到几十亿元时,西樵的纺织行业肯定消化不了,将来必然要做更多行业的金融服务,逐步转型为村镇银行。他算了一笔账,以目前西樵250亿元的居民存款来算,即使吸收10%,加上原有的注册资本金,粤纺就能撬动几十亿元的资金规模,有望成为西樵最大的民营企业。他直言:“我们并非眼红过去银行的高额利润,而是只有让民间丰厚的资本合法进入金融产业,能够参与金融产业的竞争中去,才有利于金融业从相对垄断走向市场开放,促进金融业更健康的发展。”
张旗康的想法与佛山众多民营企业家不谋而合。广东助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涛表示,开放金融业允许民资进入,将会激活金融业的创新力,打破长期金融垄断体制造成的诸多弊端。未来,不但应该允许民资发起成立民营银行,还应该允许民间资本成立金融集团。
       在张思涛看来,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是一个良好的信号。实践证明,小贷公司代表的民营资本具有灵活性和创新精神,民资在金融业的发展空间能否发挥,有待于下一步省、市的政策配套和细化。比如,以前对转型村镇银行定得条条框框太苛刻,未来门槛应该降低;未来能否直接转型为社区银行或商业银行。“现在只是一个指导精神和方向,关键还在于地方政府的开拓和创新,能否为民资松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