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虚假标的眼花缭乱 四步“验明正身”
发布日期:2015-3-25 | 点击数:1073次
P2P理财的“标的”让人眼花缭乱,不过数据显示有相当一部分问题P2P企业都涉嫌发布虚拟标、借款自用等行为,手段变化多端,实在让投资人防不胜防。
2014年8月,上海某P2P企业因涉嫌虚假发标而停业,官网显示该企业仅有一位借款人。但唯一借款人却发布声明否认与其进行股权质押融资业务,也从未收到过相关项目的融资资金,更没有到工商部门做相关股权质押,该项目属虚假骗局。于是作出停业的决定。
如上面企业,一些虚假发标骗局被揭穿了,但仍然有一部分正在秘密“演绎”,投资人要如何练就一双慧眼,一眼看穿标的的真实性。首先要了解虚假标的产生的途径,一般虚假标的有两种产生的途径:
1、源于企业
某些P2P企业,为了募集资金,制造不真实的标的,以低成本吸引资金,再借给更高收益的借款人,以赚取中间的利差,这种行为容易产生庞氏骗局;另外,企业本身或股东借款自用,用于企业、股东的自有企业生产经营或偿还债务等,此方式属于企业自融,最可能发生卷款跑路现象。
2、源于借款人
由于某些P2P企业风控水平低,对借款人身份信息核查不到位,导致借款人以不同身份在P2P企业上发布大量虚拟借款信息,多次向不特定多数人募集资金,用于投资房地产、股票、债券、期货等,有的直接将募集的资金高利贷出赚取利差。
虚假标的骗局层出不穷,有专业理财人士从四个方面入手,特地总结了一些经验教导投资人如何鉴别P2P标的的真实性。
1、分析借款标的真实性
信息在不泄露隐私的前提下要最大程度公开;借款人借款信息是否清晰;借款人的身份信息是否详细,如借款人的年龄、职位、收入及单位属性等一系列基本信息;借款人的身份信息是否可靠,企业是否能提供有效的材料与渠道证明平台所发布的借款人借款与身份信息都是真实可靠的。
2、查阅资金担保情况是否公开
如项目经过小贷公司或担保公司担保,对应的小贷公司和担保公司资质要可靠,信息要公开,与企业关系要清晰;担保资金情况要公开,资金托管协议、银行查询账号都尽可能要公开。
3、确认企业是否有资金托管方
一个企业是否有资金托管公司很重要,能在极大程度上避免平台自融的发生。资金交收由有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托管(这一条是基础,不过也有好多P2P没做到)。
4、考察企业借款审核过程的透明度
尺度标准要公开,手续和资料要求要严谨。企业提供的证明材料是否是合法有保障的,是否通过公证机构验证等。